摘要:马来西亚警方正在调查一起由一位头衔为“拿督”的人主导的股票投资诈骗案,该案件已立案调查15起,涉案金额高达638,205令吉。
根据武吉阿曼商业犯罪调查部(CCID)主任拿督斯里Ramli Mohamed Yoosuf的说法,从1月19日到上周四(2月20日),该部门共收到32起与该计划相关的报告,总损失超过130万令吉。初步调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2月24日,有两名董事,其中“拿督”于2022年5月10日被任命为董事。
所有调查文件均根据《刑法》第420条(欺诈)处理。对马来西亚公司委员会记录的检查显示,该公司的实缴资本为690万林吉特,拥有179名股东,包括175名个人和4家公司。在已立案调查的15起案件中,有11名受害者被列为股东。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65人向马来西亚国际人道主义组织(MHO)投诉,称他们被一名头衔为“拿督”的人在股票投资计划中欺骗,导致损失约250万林吉特。MHO秘书长拿督Hishamuddin Hashim表示,该公司和相关人员涉嫌在未发布适当招股说明书的情况下向公众投资者提供普通股投资计划。
小编视角:
马来西亚“拿督”主导的股票投资诈骗案再次提醒投资者在投资市场中保持警惕。高收益承诺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投资者应谨慎对待任何不明或未经核实的投资机会。通过核实公司资质、分散投资、寻求专业建议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同时,政府和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更加安全透明的投资环境。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近日,马来西亚柔佛州麻坡发生一起令人警醒的投资诈骗案件:一名72岁的前会计师因轻信WhatsApp上的投资信息,最终损失超过30万令吉。
一场原本充满希望的网络邂逅,最终却让一名本地女销售与市场高管陷入了巨额损失的噩梦。
纳闽警方近日通报,一名30岁女子因在Instagram上看到一则高回报投资广告,先后向诈骗者指定的多个银行账户分阶段转账共计33,508.25令吉,最终发现被骗,报警求助。
近年来,新加坡诈骗案件屡见不鲜,2024年诈骗及网络犯罪金额创历史新高,达11亿新元(约36亿5900万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