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起颇具代表性的高龄投资诈骗案例引发公众关注:一名年逾七旬的退休男子,被自称姐妹的两名女子游说参与外汇交易,最终将全部储蓄投入虚假项目,损失高达10万4844令吉。
警方调查显示,本案受害者于2025年5月底通过 Facebook 结识一名自称“凯莉”的女子,其在社交平台上以妹妹投资项目获利为诱饵,吸引受害者投入。随后,“凯莉”的“妹妹丽迪雅”主动联络案主,声称可代为投资,并承诺高额回报。据悉,受害者最初提现贷款提取本金与利润共3万多令吉,但诈骗方随即以“涉嫌洗钱”为由,要求追加款项以洗白收益。
该男子表示,最终被骗金额达到10万4844令吉,这几乎是其所有储蓄。尽管他已多次要求提款,诈骗方仍以各种理由拒绝,并继续要求支付“手续费”或“监管费”。在意识到自己被骗后,该名老人于案发当天下午报案,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案件正进一步展开。
苏阿兹里助理总监呼吁,高龄人士应提高警惕,不要轻信社交媒体上的投资信息,特别是涉及外汇、股票、黄金等高盈利诱惑的项目。他强调,正规投资应通过合法途径进行,并向亲属或可信朋友咨询,以防范诈骗风险。
专业建议与要点提醒
- 诈骗套路识别:冒用亲属关系、虚构高回报、使用“洗钱”或“法律风险”索要款项,都是典型陷阱;
- 高风险投资防范:对外汇、股票等高风险领域,尤其在未经审核的机构或平台投资时需谨慎;
- 法律与举报渠道:如遭遇类似诈骗,应及时保存聊天记录、付款凭证,并立即报案;
- 社会宣传教育:建议社区和家庭加强高龄人士的金融防骗教育,提升其风险辨识能力。
在数字投资时代,作为全球领先金融交易商信息查询平台的外汇天眼 WikiFX,通过多维度服务为投资者构建安全防护体系:收录全球超 3.8 万家金融交易商实时监管数据,涵盖监管机构注册信息、牌照状态等核心维度,用户搜索名称即可秒级生成 “数字信用档案” 查看资质;运用 AI 算法实时扫描交易商合规动态,对监管状态变更、用户投诉激增等风险信号智能预警,精准识别 “监管套牌”“ 地址造假 ” 等隐蔽骗局;除基础资质查询外,还提供 7×24 小时全球金融监管资讯、诈骗案例解析及防骗技巧,投资者通过 Google Play 或 App Store 下载 WikiFX 手机应用,可随时获取交易商安全评分、用户真实评价及行业反诈动态,让投资决策建立在充分信息核查基础上。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