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来西亚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指上诉庭在SRC国际公司案裁决中,形容他是“国耻”,有欠公平,并认为此标签更适用于1990年代时期的国家银行炒外汇丑闻。
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指上诉庭在SRC国际公司案裁决中,形容他是“国耻”,有欠公平,并认为此标签更适用于1990年代时期的国家银行炒外汇丑闻。
上诉庭昨早驳回纳吉欲撤销高庭在SRC案7项控状裁决的上诉申请,维持高庭监禁12年及罚款2亿1000万令吉的裁决。
上诉庭法官拿督阿都卡林在宣读判词时表示,纳吉在SRC案中的行为不是为了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而是“国家之耻”(national embarrassment)。
纳吉随后通过Zoom平台召开线上记者会表示,他对法官所用的形容词感到失望,并指他在任相期间,为国家创造大量财富。
“举例说,在我掌政期间,国家的总资产从8亿令吉增至2兆令吉。所以,我为国家创造了财富,而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当我们说到国耻,还有其他的事件和丑闻。比方说,有关炒外汇亏损310亿令吉的丑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是更大的国耻吗?我只想把它放在更适合的情景。”
炒外汇亏损丑闻发生在敦马哈迪出任我国第4任首相期间,拿督斯里安华为时任财政部长。而这两人目前也是纳吉的政敌。
纳吉说,国阵执政时期曾设立皇家调查委员会(RCI),以调查国家银行在1990年代炒外汇亏损一事,但希盟上台后,此案被列为“无需采取进一步行动”(NFA),而停止调查。
“310亿令吉的亏损被列为NFA案件。”
另一方面,纳吉首席代表律师丹斯里沙菲宜也对上诉庭法官的判词感到失望,并认为相关的句子对裁决没有带来任何实质内容。
“判词应该有准确的内容,而不是只有音效而已,这句话只是‘哗众取宠’,没有任何实质内容。”
无论如何,沙菲益指出,若在联邦法院最终上诉成功,他将会要求删掉这句话。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近日,槟城一名70岁的私人公司会计经理因轻信网络投资广告,累计损失高达136.5万令吉,成为近期备受关注的网络投资诈骗典型案例。该案件再次警示公众,面对网络投资诱惑时必须保持理性和警惕。
近期,槟城连续发生三起网络投资骗局,累计涉案金额超过200万令吉,受害者涵盖工厂主管、会计经理及退休公务员。案件显示,网络投资诈骗手法愈发高明,极具迷惑性,值得投资者高度警惕。
随着网络金融的普及,投资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受害者遍布各个年龄段。近日,马来西亚一名退休人士因轻信“高回报投资计划”,损失 58.6万令吉。此案不仅揭示了诈骗者的狡猾手段,也为公众敲响了警钟——任何承诺“稳赚不赔”的投资都可能是陷阱。
近年来,网络投资诈骗案件在全球范围内激增,马来西亚也不例外。近日,一名本地公司业主因轻信“高回报投资计划”,在短短数周内损失 180万令吉(约合38万美元)。此案再次凸显网络金融诈骗的隐蔽性与危害性,值得公众及投资者高度警惕。